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乐汉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通过预评审
第一,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
要注意到,十八大报告提出一个新的理念——法治思维,用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个行业都没有规则意识。
十八大报告还重申了宪法第五条,即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治理和国家管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国家治理是上下互动的,管理则是自上而下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行使的权利将越来越多,国家和社会为公民提供的权利保障形式也将越来越多。公民通过宪法行使基本权利,通过宪法使受侵害的权利得到救济。不过,这个理念尽管被提出来了,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本来权利受到侵害,司法是最有效的救济途径,但是由于存在司法腐败,就想在司法之外通过信访、上访来解决问题。十八大报告还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新型行政诉讼涌现,跨行政区划案件数量增加,导致法院所在地有关部门和领导越来越关注案件处理,甚至利用职权和关系插手案件处理,不利于平等保护外地当事人合法权益。
在前一种情况下,法院必须受理当事人的上诉。这有可能造成法官在审判时过度依赖地方,自然而然认为自己就是地方的法官,而不是国家的法官。但是由于当时的国会议员坚持这种马车上的巡回有益于法官和民众接触,所以国会坚持不修改这种做法。法官凭借其独立性与对法律的公正合理的诠释而赢得合法性与尊重,那么法官的独立性就要靠行政与立法两个分支来保障。
在美国司法系统里,联邦上诉法院是最有影响力的法院。此外,因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每年选择听取的案件少于100件,联邦上诉法院的绝大多数裁决是联邦案法律的最终诠释。
当年的巡回法院由1789的法律系统法案(Judiciary Act of 1789) 创立,每个巡回法院是由2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和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组成,实际上是一审法院,而非上诉法院。美国历史上仅有7位联邦法官因弹劾定罪而下台,因为弹劾通过需要众议院多数通过,然后参议院审判并以三分之二票数的定罪。判决下达之后,在上诉辖区的所有联邦地区法院必须按照联邦上诉法院的先例来审理未来的案件。例如,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美国联邦第九上诉法院的司法辖区覆盖了美国西部所有的州,受理内华达州,爱达荷州,华盛顿州,亚利桑那州,蒙大拿州,阿拉斯加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州的案件。
近年来,涉及如华为,三一重工,中兴等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案件都是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审,并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美国联邦法官的工作是铁饭碗。因为巡回法庭法官的频繁更替,而对法律的解释必定产生差异,这样的不确定性会使诉讼当事人的合理预期落空,希望按照法律规章办事的老百姓也无从规划未来。一般案件,联邦上诉法院的合议庭由3名法官组成,重要案件则有7人组成合议庭。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尽快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接下来的重心应放在如何设计好跨行政区划的巡回法庭的司法管辖权,完善法官任免机制,理清巡回法庭与现有的高级人民法院的关系。
因为如果高级人民法院与巡回法庭的案件类别重合过多,则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而且给诉讼当事人选择上诉时带来困扰。联邦法官由总统任命,需要通过联邦参议院同意。
高空置率主要归咎于政治斗争,特别是参议院阻碍议事(Filibuster),共和党参议员阻挠,奥巴马作为民主党的总统,所提名的联邦法官往往无法得到该辖区的联邦参议员的支持,所以参议院不举行提名听证会。因为联邦上诉法院是二审法院,则采用合议制,即由奇数名法官共同审理案件并做出判决。但是请求联邦最高法院复审就不是当事人的权利,而是最高法院的权力了。美国联邦法院最核心的司法管辖权体现在其审理不同州的公民或企业之间的纠纷,被称为差异司法管辖权(Diversity Jurisdiction)。因为美国联邦宪法基于联邦制,其核心原则是中央政府和州政府之间分享权力,互相独立。 中国巡回法庭不宜"巡回" 法律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保障了司法公平公正,并且满足民众对法律稳定性的诉求。
司法地方化的根源是目前地方法院的人、财、物都主要由地方党委及政府决定,在这种体制下,法院很难摆脱地方的管控,与地方企业也有利益上的关联。其实在美国,今天的联邦上诉法院可不是当年的巡回法院(Circuit Court)。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有利于审判机关超脱行政区划政府的干扰。美国联邦法院体系将全美50个州划分为94个联邦地区法院辖区,这94个辖区从属于12个联邦上诉法院辖区,每个辖区的联邦上诉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s of Appeals)负责审理从本辖区内的联邦地区法院上诉的案件,以及一些联邦机构(如美国环境保护署)申诉的案件。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区分高级人民法院与巡回法庭的案件类别至关重要。例如联邦政府有外交、军事与国际贸易方面的权力,而州政府有教育、警察与医疗的权力。
巡回法庭的设立是优化中国司法职权配置的第一步,对达到完善依法治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法学博士,现工作于美国达维律师事务所) 进入专题: 巡回法庭 。联邦法院采用的是两审终审制,即诉讼当事人在地区法院一审败诉后只有权利向上诉法院提起一次上诉, 而且上诉法院必须受理。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触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有利于解决司法地方化。
笔者以为,在设计巡回法庭与法官任免的制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美国联邦上诉法院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快推进。直到1869年国会通过法案,开始任命上诉法官,填补地区法官与最高法院大法官之间的空缺。
在法官收入问题上,截至2010年1月,联邦地区法官年薪174000美元,上诉法官年薪184500美元,最高法院联席大法官213900美元,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年薪223500美元。联邦宪法明文赋予联邦政府一定的权力,其余权力归属五十个州的州政府。
为保障司法独立,免去联邦法官经济上的后顾之忧,美国宪法禁止国会减少联邦法官的薪水,所以联邦法官不必担心所做出的对政府的不利判决会影响自己日后的薪水。目前高级人民法院不时地参与并指导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这种做法削弱了两审终身制的意义,因为二审到达高级人民法院后,由于两级法院法官已在一审合议过案件,二审裁决基本会与中级人民法院相同。
倘若频繁地来往不同省级行政区而且不长期在一地审理案件,法官将无法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民众、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司法不公的一个原因在于司法职权配置不合理,司法地方化现象严重。 保障巡回法庭的人事与财政独立于地方政府,巡回法官的薪酬与任免不受地方政府干扰 法院既没有军权,又不管钱袋子,往往被认为是行政、立法、司法三个分支里最弱小的一个。一旦通过,联邦法官是终身任期,直至法官主动辞职,被国会弹劾而被定罪,退休或身故。
如果新设立的巡回法庭能超越省级单位,任命有经验的法官,相信能够缓解地方对巡回法庭的控制。因为联邦上诉法院的一纸判决在覆盖人口数以百万计的地区树立先例,比如美国第九上诉辖区覆盖人口达6200万,占美国总人口20%。
在创立头100年里,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骑着马车巡回于全美各个地区审理诉讼".很多法官抱怨这种方式既费时-通常要半年多才能走完所需的地区,又低效--案件往往在巡回过程中已经被最高法院的一位大法官审理过,而后又被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来重新审理。由于美国各州的建立早于美国国家独立,各州早有各自的州宪法,所以美国人民认为联邦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州政府贡献出的权力,凡是在联邦宪法里没有明文规定的权力,都默许归属于各州政府与各州人民。
中国巡回法庭的司法管辖权必须体现跨区域司法独立 美国联邦法院只对少部分案件有司法管辖权,大部分刑事与民事案件都是由州法院审理。当事人若想获得后一种上诉,必须得到最高法院的"上诉许可令"(Leave to Appeal)或者"调卷令"(Writ of Certiorari)。
评论列表